人才团队简介 >> 药物化学团队简介

 

一、团队基本情况

药物化学教研室是学校药学院一级学科药学下设的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科室,有四川省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药物化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3名,博士研究生学历1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9名;博士生指导教师1名,博士后指导教师1名,研究生指导教师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杰青2名,省优专家1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等。同时,学校聘请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蒲林教授为药学院药物化学学科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制药工程系赵刚教授为药学院药物化学学科客座教授。

蒲林,男,1965年出生,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人,博士,西南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终身教授,美籍华人科学家,1984年获四川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通过CGP考试获得Doering Fellowship赴美留学,并于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Advisor: Prof. Joseph M. O′Connor ),1991年至199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Advisor: Prof. Henry Taube, 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92年至1994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Advisor: Prof. Robert H. Grubbs,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94年至1997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副教授,2003年至今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蒲林教授主要集中在化学小分子药物中间体的不对称催化与手性合成、手性荧光识别、手性材料领域展开工作。现已发表包括Chem. Rev.Acc. Chem. Res.PNA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著名期刊在内的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这些论文总的引用为9702次,H-因子52, 引用大于100次的论文22篇,其中两篇论文引用分别为1060次和993,美国授权专利2项,主编出版专著1部,先后承担了2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IH 基金、石油研究基金等,共获得研究经费600多万美元,目前主持有美国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项目“Fluorous Phase-Based Fluorescent Chiral Discrimination”2016.04-$405,000),西南医科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16.04-50万元人民币)。蒲林教授曾先后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2002)、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4)、Tetrahedron Most Cited Paper Award2006)、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011)等荣誉,现任四川万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知普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执行官,西南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具体情况详见附件1“LinPu CV”)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赵刚,男,1963年出生,博士,西南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蒲林教授团队核心组成人员,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和1987年曾分别就读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和兰州大学化学系,199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6年在四川大学任教。1999年赴法国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员助理。2003年起在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东电工集团生物制药部任技术总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不对称有机合成、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晶体学、生物学等领域也有重要的研究成果,曾在《Nature》、《J. Am. Chem. Soc.》、《Chemistry & Biology》、《Molecular Microbiology》、《Chem. Eur. J.》、《Organic Letters》、《Organometallics》等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引用次数超过800次。并申请美国、欧洲专利六十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在《Nature》杂志、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新型氨基酸吡咯赖氨酸的全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的文章,这两篇文章被国际著名杂志和媒体广泛报道。被誉为解决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遗传基因编码中的一个难题并扩展了遗传基因编码的规则。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承担了加州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和抗肿瘤药物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11年作为四川省百人计划入选者和四川省特聘专家到四川大学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13年作为成都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获资助研发经费100万元,2016年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以及蒲林教授团队核心组成人员获西南医科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资助。赵刚教授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不对称催化、手性识别、纳米运载体系和生物活性等领域的研究。

二、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药学化学学术团队致力于开发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的仿生合成以及相关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形成了手性药物的全合成研究,工程化P450酶过氧化途径高选择性代谢天然产物研究,生物小分子荧光探针等子方向。

5年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论文20余篇,获科技奖励4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教材2部;已培养博士后1名,研究生19名,在读研究生18名;社会兼职有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会药学研究分会理事、泸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医药专委会、泸州市药学会药械生产质量专委会等社会团体,积极服务社会。

三、未来发展规划

1)建设好现有四川省高校“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科研创新团队,每年争取获得至少一项国家课题支持,SCI论文在5篇以上,使研究团队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药物化学研发团队;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

3)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现有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

4)以研究项目为导向,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药学院 发布时间:  2018/11/9 7:54:00 浏览量: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