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医学电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1984年成立的泸州医学院心肌电生理学研究室为基础,整合、重组学院的科技、人才资源而建设的新的科学研究基地,是国内医学院校中较早开展电生理研究的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于1993年获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II级科研实验室,2009年成为III级实验室。2001年成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4年实验室所在学科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6年建立四川省科技条件平台“膜通道功能、结构与信号转导同步研究基地”,2007年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0年成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建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4年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主要开展医学电生理学研究的单位,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电生理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0人,国内外特聘教授9人。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由曾晓荣教授担任。

医学电生理学实验室拥有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①膜片钳离子通道研究平台;②细胞电生理研究平台;③膜通道功能、结构与信号转导同步研究实验平台;④心血管力学研究平台;⑤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平台;⑥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⑦心血管药物作用及电生理机制研究平台;⑧心血管疾病临床电生理研究平台;⑨血管生物学研究平台;⑩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物学研究平台;11.心脏光遗传电生理研究平台等11个实验技术平台。实验室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电生理仪器,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

医学电生理学实验室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建设,以技术为依托,以项目为基础,开展了以心血管系统为主,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系统、感官系统等多个专业的基础与临床急待解决的电生理、电病理、电药理研究。2013-2018年实验室承担各级项目共计六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九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三项,省部级项目八项,市级二十三项,国家智力引进项目两项;对外开放基金项目二十六项。2013-2017年期间发表科研论文149篇,其中SCI论文全文发表64篇。影响因子高于10的文章9篇。实验室先后指导校内外电生理研究生两百人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17人,硕士200余人,涉及20个专业和10余家高校及医院。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生18人。2011年和2012年受中国生理学会委托连续举办全国“膜片钳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37所大学、研究所和医院等的86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与日本德岛大学、日本通产省干细胞中心、德国蒂宾根大学、德国慕尼黑心脏研究中心、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同时实验室接待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美、德、日、英、加等国学者和国内几十家单位的专家学者的参观访问,与国内相关院校、研究单位开展联合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① 心血管电生理学与离子通道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② 心血管中西药物作用的电生理机制与药物筛选;

③ 植物神经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

研究特色与优势:

①从事的电生理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一流水平,是目前我国开展电生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最主要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生理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特色与优势明显,作用与地位在国内不可或缺。

②建立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电生理研究平台,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电生理设备、最完善的电生理研究技术,技术融合度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要求与目的电生理研究要求。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或工程项目,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③以人类心血管疾病为主要方向,开展电生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突出,紧密联系临床医疗实际。在心律失常、冠脉痉挛、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离子通道改变及调控研究中成绩显著。是全国唯一从事冠状动脉平滑肌离子通道功能与结构研究的单位。

④人才培养成就突出。不仅在心血管生理领域,而且在基础与临床近20个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电生理人才,为全国50余家单位进行了电生理专业培训。为我国电生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⑤实验室具备高度对外开放的能力。先后有20余所大学20多个专业的17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本实验室完成科研工作。在电生理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18/11/13 9:03:00 浏览量:  4373